2015年5月29日 星期五

2014.5.27 化學實驗 製造氧氣:排水集氣法 傾析 過濾













我還值得更好

親愛的高二智同學:
段考成績在幾天之內都已陸續發表(除了物理以外),相信大家無不卯足全力地在準備這次的段考,然而結果卻是幾家歡樂幾家愁,有同學發現努力了這麼久,卻沒有相對應之回報,而顯得有些沮喪。事實上,老師想跟同學們說的是,同學們在自己需要加強的科目上努力,是值得令人讚許的,證明同學們足見有了危機意識,且也願意付出實際行動。但是,人生的過程中有許多事情都並非能一蹴可幾或是速成,成績的不理想並不否定你這段期間的努力,“它”只想告訴你:『你還值得更好。』永遠處在高峰的人生難道就是安穩的保證?你怎麼能保證哪天你不會重重地跌落,而因此一蹶不振。古人云:『人生不如意之事,乃十之八九。』轉換個角度想想,我們雖然考的成績沒有達到自己的預期,但是至少我們學會了面對困境的勇氣,以及培養處理困難的積極態度。孩子們!可以心情沮喪,但是擦乾眼淚之後我們還有時間可以繼續向前。跌倒了,別忘了再站起來。
小故事大啟示:
    從前有一位父親很苦惱,因為他的兒子已經十六歲了,卻一點男子氣概都沒有。父親去拜訪一位師父,請求這位師父訓練他的孩子成為頂天立地的男人。師父說:「我可以答應你,但是小孩要留在我這裡三個月,而且在期限內你都不能來看他。三個月後,我一定能讓你滿意。」三個月過後,小孩的父親依約前來。這位師父安排了一場空手道比賽,來向父親展示這三個月的訓練成果。比賽即將進行,這個孩子的對手竟然是一位空手道的教練。
教練當然是勝算滿滿,才剛一出手,這小孩便應聲倒地,絲毫無招架之力。然而這個孩子不投降,倒地後立刻爬起來再度接受挑戰。倒下去又爬起來如此來回不下二十次。他的父親覺得難堪又不忍,但是又不敢亂發言。比賽終於結束,孩子如預期地輸得很慘!師父問這位父親:「你覺得你的孩子表現得夠不夠男子氣概?」 「我真感到羞愧!想不到我送他來這裡受訓三個月,看到的結果竟然是這樣!他這麼不經打,被人一打就倒,根本就談不上男子氣概。」父親終於說出心中的無奈。師父說:「我很遺憾,你只看到表面形式上的勝負關係。難道你沒有發現你兒子那種倒下去立刻又站起來的勇氣及毅力?只要站起來的次數比倒下去的次數多一次,那就是成功,這是真正的男人要擁有的。」父親恍然大悟,向禪師再三道謝後領著孩子回去。

試想: 有時候我們會情不自禁地在意最後的結果,這是人之常情,也是必然。然而過程中的經驗和付出才是最珍貴的。在這過程中,老師看見有同學犧牲睡眠與下課時間在認真念書、有同學把自己不熟的問題主動向師長或是同學請教、有同學英文大卷從不及格考到及格甚至比及格更好,或許所謂的進步無法量化更無法比較,但如同龜兔賽跑一般,朝著正確的方向走,其勝負由未可知。如果人的一生都很順遂,就品嚐不到永不放棄,終於成功的那份甜美。記取失敗的經驗和教訓,重新擬定計畫,勇敢往成功的路邁進,這才是真正重要的人格特質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高二智導師

2015年5月15日 星期五

沒有期待、不給壓力就是快樂成長嗎?錯了!其實家長應該要...

因為「逼孩子考高分,要求孩子讀名校」是錯的,那麼反過來就是對的––「不給期待、不給壓力,沒有要求」就是好的教育了。––真的嗎?
類似這樣的論點,我最近有時候在一些教育改革討論社群、教育理念討論網站上看到,頻率漸增,而且來自一些自詡「先進開明」的家長。
「這間學校還不錯啊,老師們知道他們的學生 PR 值就是比較低的那一群,所以也不會期待太高,不會給壓力刁難他們,應該會讓他們順利畢業。」
「我從來不給孩子壓力,青少年的時光應該要開開心心度過。」
最近一兩年,我愈來愈常遇到有些家長這樣解讀「適性教育」––不必要求孩子表現優異,如果表現不優異,也不必憂愁,不必緊張,只要孩子開心就好了 -- 這些家長可能自認開明,而且以為我的立場也相似。
其實我的立場並不相似。
在1970年代,一位哈佛心理學系教授做了一個像是整人遊戲的實驗,告訴我們:「不給期待」並非良好的教育心態。
你以為的事,不小心就會成真
這位教授將實驗室買來的同一批老鼠,隨機分為兩籠,分別貼上標籤:一籠標上「聰明」,一籠標上 「較笨」––其實本質上,兩籠的老鼠並沒有任何差別。
教授再將這兩籠老鼠交給一批不知情的研究人員,要測牠們走迷宮的速度是否有不同。結果「標為」聰明的老鼠穿過迷宮用掉的時間,遠少於「標為」笨的老鼠,平均只用了一半的時間。
這位教授叫做羅森索(Robert Rosenthal),這是他多年來看過的最奇怪的實驗結果。接著,羅森索教授以智能研究為名義,和一個小學合作,做更進一步的實驗。
他先給這個小學中的所有學生做一次智力測驗。測驗之後,羅森索亂數隨機挑出一部分學生,列出名單,和他們的老師說:「嘿,從智力測驗的判讀中,我發現這些小朋友有特別的潛能,日後將成大器。不過,請千萬不要和他們說,我們這個研究還沒做完,之後還要來測一次。」
幾個月之後,羅林索教授回到這個小學,再一次對所有學生實施智力測驗。結果非常有趣 -- 那些被亂數挑中而列在「有特別潛能」名單上的學生,在第二次測驗之中的成績顯然比第一次要好得多。而其他那些「平凡」的學生,則沒有顯著的差異。
相似的實驗後來被許多心理學家又做了許多次。在不同的情境下,不同的細節安排,結果略有不同,有時較顯著,有時不明顯。但結論可以這麼解讀:當你對於一個人有比較高的期望,他就「有可能」真的表現比較好;相對地,當外界都認為某人比較差,他有更高的可能性表現變差。
為什麼呢?
你的期待和態度,讓孩子相信自己是否優秀
羅森索教授總共在哈佛當教授37年,這個實驗和它的意涵,可以說是他對心理學界最大的貢獻。
羅森索教授仔細觀察了研究人員做老鼠實驗時的各種行為細節 -- 原來是標為聰明的老鼠,實驗人員對他們比較愛護、動作比較輕柔,老鼠走迷宮時也處於正常而平靜的狀態。而標為比較笨的老鼠,研究人員對他們比較粗暴,讓老鼠處於驚嚇的狀態。研究人員的態度,影響了老鼠的心情,當然也影響了牠們走迷宮的表現。
在小學進行的實驗亦然。雖然老師們沒有明確地和學生說:你是笨蛋、妳是天才,但是在各種行為細節之中,我們不但表達了看法,而且影響至深至鉅。
仔細觀察可以發現,當老師們相信一個學生是優秀的,對這個學生的表現與前途有所期待,和這個學生對話的時候會比較和氣、比較有耐心。他會比較常和這個學生對話討論,即使當這個學生回答錯誤或表現不佳,老師也傾向微笑以待,因為他認為那只是偶然。
在這樣的情況下,學生在與老師對答時比較安心、愉快,他會比較投入上課,比較願意思索困難的問題,比較傾向努力把事情做好,回應老師的信賴。
相對地,當一個老師眼中看不到學生的潛力,不寄予期待,他對學生會比較沒耐心、比較冷淡,在學生答錯問題、表現不好的時候會比較容易出言譏刺或責備。孩子接收到這樣的訊息,他也容易認定自己本來就比別人差,做錯或做不好是應該的,於是就為自己設下比較低的標準,比較容易氣餒和放棄。
「不受期待」的孩子容易放棄發揮潛力的機會,這裡的潛力甚至包括:感官能力。
低於潛力的期許,造成「做不到的習慣」
美國一位著名的盲人丹尼爾.基許,他在一歲時因為癌症而摘除了兩個眼球,陷入全盲。他之所以有名,是因為他後來自己發明打舌發聲,聽聲辨位,不但可以自由地在街上走,而且可以爬樹、騎單車、爬山健行,他現在是專業的教練,教導盲人習得他們本來就不必失去的生活能力。
基許之所以能和多數盲人不同,正是因為他母親的期待:他母親期待他像正常的孩子一樣健全、自主、自由,而基許後來的人生,呼應了母親的期待。
其實最早提出這個想法的,其實是美國盲人聯盟 (National Federation of the Blind) ,這是一個主要由盲人組成的盲人權益倡議組織。他們認為,盲人最需要的不見得是更多福利,而是社會和家人更高的期待––只要認定他們可以過(接近)常人的生活,依此標準培養與訓練,讓他們善用聽覺和其他的輔助,盲人可以照顧自己的起居,可以安全地在路上行走,基許只是其中一個案例。
普林斯頓的社會學教授羅伯特.史考特(Robert Scott)曾經參與一個多年的大規模研究,訪談數百位盲人、做數百次現地訪查,後來寫成一本書《盲人的製造過程》。他在書中指出:許多盲人的家人擔心他們發生危險而限制他們的行動,朋友和旁人出於好心幫他們打理身旁事務,當沒有人鼓勵他們不斷嘗試克服限制,他們最終養成了「做不到的習慣」。
同樣的機制,不只影響盲人,也許更影響了:名校生。
後段班學校真正欠缺的,是「期許」而不是資源
事實是,其實名校不見得有比較大的校地、比較好的設備,老師上課品質也不見得比較優良 -- 我在全國最好的中學和大學,聽到的好課、遇到的好老師,也是少得讓人失望。差別在於,家人、社會、同儕投注於這些學生的期許,最後匯聚投射在學生的自我期許之上。
這些學生,他們日後確實比較常在內心吶喊:「我不只有這樣」,比較容易在下班後、放假時間,不斷充實自己、磨練能力。他們遭遇挫折後會咬緊牙、搥牆壁,努力思考和調整方法,然後再試一次。
因此,我也見過不少在學校沒有拿過好成績的人,後來仍然闖出一番驚人事業,若了解他們的事業歷程,會發現他們抱持了對自己的高度期許 -- 這分期許有時來自於退後無路的危機感,有時來自父母家人的堅定信賴。
回到一開始的話題吧––我一點也不建議父母這樣解讀「適性教育」:你努力也好,不努力也好,表現優秀也可以,表現低劣也無妨,只要快樂就好。
我建議父母要對子女抱持高遠但開放的期待:你要努力,我由衷相信你可以非常傑出優秀,但是要在哪個方面優秀,這就交給你來決定!
(摘錄至 商業週刊 2015.4.2 謝宇程撰)